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情
静电纺丝项目成青岛国际院士港第5个院士项目
2019/12/14 11:50:45 admin

  半岛都市报9月16日讯 16日,青岛国际院士港又一个院士项目正式落地。来自新加坡的Seeram Ramakrishna(西拉姆拉玛克里西纳)院士的静电纺丝项目举行开业庆典。据介绍,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实现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规模化应用的项目,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同时,这也是继袁隆平、周寿桓、王玉田、何满潮四位院士之后,青岛国际院士港第五个落地的院士项目。

 

  Seeram Ramakrishna院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纳米纤维和纳米技术中心主任,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印度国家工程院院士,东盟工程技术院院士,2008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新加坡国籍。他是青岛国际院士港签约引进的48名外籍院士之一,长期以来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生物复合材料、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加工和表面功能化的研究。资料显示,在过去的两百年间,Seeram Ramakrishna院士是论文影响因子最高的1612名学者之一,他创新性的发明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并对纳米纤维的产业化应用进行了深入实践,研究成果世界前列,被业界称为纳米纤维静电纺丝之父。

 

  在与青岛国际院士港的合作推动下,今年4月份,Seeram Ramakrishna院士与院士港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并与青岛本土静电纺丝技术团队在李沧区共同成立了中外合资的青岛聚纳达科技有限公司,对静电纺丝项目进行产业化生产。目前,该项目厂房已选址楼山街道徐家社区,预计10月中旬启动第一条生产线生产,项目预计未来三年累计实现销售额过亿元。

 

  该院士项目的研发人员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在该项目的发展规划中,短期主要侧重高端面膜、高性能卫生用品等民用产品;中期开发应用工业过滤产品,如高精度滤纸、选择性渗透膜、超滤膜、海水淡化膜等;而在远期的规划中,则关注医用和军用产品,如手术用止血喷雾、医用敷料、单兵野外作战快速止血设备等。

 

  在青岛国际院士港的Seeram院士楼内,记者看到了一台展出的便携式静电纺丝枪,研发人员介绍,这种小型的设备主要用于医用领域,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微纳米纤维,达到原位喷涂纳米纤维薄膜而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尤其是在软组织(内脏、脑、泌尿系统等)弥漫性止血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此外,还有一台比较大型的设备也技术超前,这台设备的名字叫NES-1大型纳米纤维生产线,是国内第一台纳米纤维规模化生产设备,实现了纳米纤维的工业化量产,其采用链式纺丝系统,生产的纳米纤维直径均匀、产量高,处于国内唯一、国际领先的水平,能满足环保过滤和纺织服装等产业需求。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