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情
吉林大学徐雁教授与张晓安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Advanced Materials杂志发表
2019/11/28 22:19:10 admin

    据吉林大学报道:2018年2月12日,《Advanced Materials》发表吉林大学徐雁教授与张晓安教授在手性光子晶体纤维素膜领域的开创性工作 “Uncovering the Circular Polarization Potential of Chiral Photonic Cellulose Films for Photonic Applications”(Adv. Mater, DOI:10.1002/adma.201705948)。为宣传该研究工作,WILEY制作了视频进行报道。

                     
  手性圆偏振光是一种独特的光学信号,具有信息量大、灵敏度高、保密性强等特点,在三维成像、偏振加密、生物编码、光数据存储和光电器件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目前,圆偏振光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利用可持续性廉价的原料、建立易规模化生产的工艺获得光学性能可调控的圆偏振光材料。作者由此问题出发,首次揭示了纤维素手性光子晶体的本征圆偏振能力:将入射光分解成左、右旋圆偏振光;将自发辐射转化成右旋圆偏振光。其偏振光强度高、手性精准、波段可调,易规模化生产。该工作为开发偏振加密材料提供了优异的选择。
  自2014年,徐雁教授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复杂功能体系的仿生构筑研究:以功能为导向,从自然界汲取设计灵感,利用自组装与化学合成的协同效应,探索功能导向自发构筑的新方法、新途径,探究构效关系。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徐雁教授的博三学生郑洪芝,她是徐雁教授与张晓安教授联合培养的结晶。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