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行业新闻 > 详情
Small:静电纺支架实现食道癌的腔内光动力治疗
2019/11/28 22:20:13 admin

  食道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六大原因,也是全球第八大常见癌症。食道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激光、电凝等。我国食道癌患者的相对存活率约为20%,50%的食道癌患者处于无法治愈的阶段。因此,设计和开发一种疗效更高的食道癌新治疗方法是非常迫切的。目前,药物洗脱支架(DES)用于治疗人食道癌是一种有前景的方式。但是,就目前所知,尚未有使用DES辅助光动力疗法(PDT)用于治疗原位食道癌。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崔文国教授和苏州大学刘庄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产氧的二氧化锰纳米颗粒嵌入电纺丝纤维中,然后将其覆盖在支架上。植入后,纳米颗粒逐渐从纤维中释放出来,然后扩散到附近的肿瘤组织中。然后,通过MnO2与肿瘤内的内源性H2O2的反应可以有效地缓解缺氧的微环境。在证明了常规皮下小鼠肿瘤模型中支架具有优异的PDT效果后,通过在肿瘤部位插入光纤给予光源,这种支架进一步用于兔子原位食道癌模型中的PDT治疗。在这种腔内PDT治疗后,观察到兔的存活时间大大延长。综上所述,这项工作表明,纤维覆盖的支架作为纳米颗粒输送平台可以使有效的PDT作为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Nanoparticle‐Embedded Electrospun Fiber–Covered Stent to Assist Intraluminal Photodynamic Treatment of Oesophageal Cancer”为题目发表于期刊《Small》上。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1904979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