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专家观点 > 详情
青岛大学龙云泽教授团队重要成果集锦
2020/6/11 17:23:15 admin

1. 静电纺导电聚合物超细纤维的制备、物理性能与应用

image.png

image.png

综述了近年来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丙烯基超细纤维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电导率、润湿性、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等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改性进一步提高了这些性能。

强调电纺CP超细纤维在生物/化学传感器、人工肌肉、神经电极/接口、组织再生、药物控制释放、柔性/可拉伸电子设备、能量储存和电磁屏蔽材料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最后,讨论了当前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

DOI: 10.1016/j.pmatsci.2020.100704


2. 各向异性纳米发电机用于防伪和信息加密传输

image.png

image.png

通过电纺取向聚合物纳米纤维,得到了各向异性的纳米发电机(A-TENG),其机械强度优于无序电纺的纳米发电机。

A-TENG在不同方向上的外观是相同的,这使得它可以通过使用另一条有序纳米纤维测量不同方向上的相对输出来应用于防伪。

一条有序纳米纤维测量不同方向上的相对输出来应用于防伪。 同时,A-TENG也可以用于信息加密。

DOI: 10.1016/j.nanoen.2020.104572


3. 腹腔镜下电纺丝在微创手术中原位止血

image.png

image.png

将原位静电纺丝与微创手术相结合,证实可以通过腹腔镜制备电纺纳米纤维并将其直接沉积到活体器官上。

在这种腹腔镜静电纺丝喷头还引入了金属锥会聚结构,该结构可以在不增加纤维直径的情况下,更精确地沉积纳米纤维并减少纳米纤维膜的沉积面积。

电纺医用胶NOCA膜的沉积面积也可以通过金属锥会聚结构和静电纺丝距离进行微调,而且该方法优于涂片法。

DOI:10.1016/j.cej.2020.125089


4. 便携式静电纺丝设备的最新进展及其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image.png

image.png

简要介绍了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和设备,并对比了手持式、电池驱动、发电机驱动便携式静电纺丝设备的优缺点。

作者对便携式静电纺丝的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和新方向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为了改进原位静电纺丝,需要避免在纤维的形成过程中使用有毒溶剂,这些溶剂应基于合适的聚合物体系,且与伤口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DOI:10.1039/c9nr02802a


5. 基于可穿戴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用于实时监测生命体征

image.png

image.png

一种以聚苯胺(PANI)为电极,聚己内酯(PCL)为摩擦材料,在普通织物上制备的TENG。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一定的透气性,提高了可穿戴式智能健康监测的舒适性。

它可以驱动大约1000个led,并持续为电子产品提供电源。这种真正可穿戴的发电机可以为危重病人提供良好的信息接口。

实时监测病人的呼吸状态,并在呼吸停止时发出警报。此外,语言沟通有困难的患者也可以用摩斯电码轻敲手指发送信息。

该自供电传感器在附加接触电阻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正常工作,这将保证该设备在灵活的环境下长期可靠的运行。

DOI:10.1016/j.nanoen.2019.01.069


6. ACS Nano:基于压电纳米发电机的仿生单电子皮肤单元

image.png

image.png

基于静电纺PVDF纳米纤维的单电极压电纳米发电机(SPENG),其可以在一个单元上实现压力的稳态传感和冷/热传感。

单电极配置引入稳态传感,当压力保持不变时,会有电压输出,当压力消失时,电压消失;这个压电电压仅取决于压力而且传感器区域改变时不会改变。

使用成本效益的PVDF和非常简单的静电纺丝法可大规模的制备PVDF纳米纤维,由此构建的电子皮肤可用于机器人的功能系统。

DOI:10.1021/acsnano.8b04244


作者简介

image.png

龙云泽  青岛大学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物理性质、以及在光电器件等方面的应用。

目前已在Chem. Soc. Rev.、 Prog. Polym. Sci.、ACS Nano (影响因子10.774)、Adv. Funct. Mater.、Nanoscale、Appl. Phys. Lett.等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80余篇,全部论文他引超过600次;申请国家专利27项,其中授权10项;承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项。此外,担任Journal of Nanoscience Letters编委以及30余家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