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021/acsabm.0c00679
生物支架是支持三维(3D)细胞培养的重要基质。丝素蛋白(SF)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组织工程生物材料。静电纺丝是制备SF纤维支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该技术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产量低、有机溶剂残留、纤维的可扩展性有限以及缺乏对孔径的空间控制等。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使用温和的一步浸涂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丝素@宣纸(SF@RP)纤维支架。RP的纤维素纤维基质是3D支架的物理基础,而纤维素纤维上的SF涂层控制着细胞的粘附/扩散。结果表明,通过调节SF@RP支架表面上SF的二级结构,可以调节SF@RP上的细胞行为。相比于在具有更高比例的β-折叠二级结构的SF@RP支架上的细胞粘附和扩散,在具有主要随机二级结构的SF@RP支架上形成了肿瘤球体。乳腺癌MDA-MB-231和MCF-7、肺癌A549、前列腺癌DU145和肝癌HepG2细胞的直接培养可自发导致SF@RP上相应的肿瘤球体。此外,研究了HepG2肿瘤球体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与HepG2单层细胞相比,在SF@RP支架上形成的HepG2细胞球中的CYP3A4、CYP1A1和白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更高。而且,这些球体显示出更高的耐药性。总之,这些通过浸涂法制备的SF@RP支架是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细胞培养基质,特别是对于肿瘤细胞球体的形成而言。
图1.(a)SF涂覆RP的BCA法表征。(b)RP和不同SF浓度的SF@RP的FESEM图像。比例尺:10μm,RP:宣纸,SF@RP:丝素@宣纸。
图2.RP、SF和10%SF@RP的C 1s、O 1s和N 1s XPS光谱图。
图3.在RP和SF@RP支架上生长的DU 145、MCF-7、A549和MDA-MB-231细胞的H&E染色明场图像。比例尺:100μm。
图4.在RP、2.5%SF@RP、5.0%SF@RP和10%SF@RP支架上生长的HepG2细胞的H&E染色明场图像;比例尺:100μm。
图5.(a)RP、SF和SF@RP的FTIR分析,以及(b)由不同SF浓度制备的SF@RP的去卷积FTIR光谱;α表示α-螺旋,β表示β-折叠,t表示匝数,r表示无规线圈二级结构。
图6.(a)MTT分析表征了HepG2在TCP和10%SF@RP上的增殖,以及(b)在1天和5天培养后TCP和10%SF@RP上生长的HepG2细胞的钙黄绿素-AM和PI荧光染色;比例尺:100μm。
图7.通过qPCR分析在SF@RP上培养1天和5天的HepG2细胞中(a)CDH1和CDH2以及(b)HIF-1α和HIF-2α的相对mRNA表达;*表示p<0.05,**表示p<0.01。
图8.通过qPCR分析在TCP和SF@RP上培养的HepG2细胞中CYP4A3、CYP1A1和白蛋白的相对mRNA表达。*表示p<0.05,**表示p<0.01。
图9.SF@RP在药物功效测试中的应用。(a)在2D(TCP,组织培养板)和3D(RP和SF@RP)平台上培养的HepG2细胞的细胞活力;*表示p<0.05,**表示p<0.01,(b)在RP和SF@RP上培养的HepG2细胞中CDH1和CDH2的相对mRNA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