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jallcom.2020.158445
锂硫(Li-S)电池因其高容量密度、低成本等优点,引起了人们对下一代电池的极大兴趣。然而,硫的电导率低以及充放电循环中产生的严重“穿梭效应”和巨大的体积膨胀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在这项工作中,研究者报告了通过对含硫元素的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纳米纤维进行热处理合成了多孔硫化聚丙烯腈(PAN/S)纳米纤维,从而在复合材料中形成48wt%的共价结合硫。纳米纤维独特的多孔结构可增强离子和电子的扩散动力学,从而提高硫的反应性和电导率。结果表明,多孔PAN/S正极在0.2C下循环100次后可提供1144 mA h g-1的高可逆容量,在2C下经过500次循环后可提供794 mA h g-1的可逆放电容量以及优异的倍率性能。
图1.电纺PAN/PMMA纳米纤维(a),无孔PAN/S纳米纤维(b)和多孔PAN/S纳米纤维(c,d)的SEM图像。
图2.(a)多孔PAN/S纳米纤维的TEM图像,(b,c,d)多孔PAN/S纳米纤维的EDS映射;(c)C元素和(d)S元素。
图3.(a)多孔PAN/S纳米纤维(c-PAN/S)的XRD图,(b)多孔PAN/S纳米纤维的拉曼光谱,(c,d)C和S元素的XPS。
图4.(a)多孔PAN/S纳米纤维正极在0.1 mV s-1的扫描速率下的循环伏安曲线。(b)多孔PAN/S纳米纤维正极在0.2C下循环的恒电流放电/充电电压曲线;(c)与纯S和无孔PAN/S正极相比,多孔PAN/S纳米纤维正极在0.2C下的循环性能;(d)多孔PAN/S纳米纤维正极在0.1C-3C电流密度下的倍率性能;(e)与无孔PAN/S正极相比,多孔PAN/S纳米纤维正极在2C下的循环性能。
图5.与(b)无孔PAN/S纳米纤维作为正极材料相比,(a)多孔PAN/S纳米纤维的结构优势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