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apsusc.2021.148944
硅作为一种有效的负极材料,因其比容量高、储量大而备受关注。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硅的体积收缩和膨胀严重阻碍了其工业利用的进程。在本研究中,采用静电纺丝法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杂化负极材料,其具有节点连接的硅碳纳米纤维结构(Si@void/CNF)。这种独特的结构不仅为硅纳米粒子提供了导电的网状结构,而且还调节了相关的体积变化。通过将Si与PMMA的质量比调整为1:1,可以获得最佳的结构,从而带来优异的电化学性能。Si@void/CNF在第一个放电循环中显示出913.6 mAh g-1的比容量,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进行100次循环后,其保持率为72.9%。节点连接Si@void/CNF的电纺结构为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图1.Si@void/CNF的合成过程示意图。
图2.Si@void/CNF-2的SEM图像,其中Si纳米粒子位于PMMA(a-c)截面和(d-f)顶面的孔中。
图3.(a)(b)Si@void/CNF-2的不同放大倍率TEM图像。(c)Si@void/CNF-2的HRTEM图像。(d)碳,(e)硅,以及(f)从(a)中收集的碳和硅组合的EDS元素映射。
图4.(a)不同Si@void/CNF样品的拉曼光谱;(b)Si和Si@void/CNF-2的XRD光谱图以及Si@void/CNF-2样品的XPS光谱图:(c)C1s,(d)Si2p。
图5.(a)Si@void/CNF-2的CV测试;(b)Si@void/CNF-2的充放电电势曲线;(c)Si@void/CNF-2负极在100 mA g-1下的循环性能和(d)Si@void/CNF-2的倍率性能。
图6.循环(a)之前和之后(b),Si@void/CNF的电化学阻抗谱。(c)100次循环后,Si@void/CNF-3电极的奈奎斯特图。(d)循环后Si@void/CNF的Z’与ω-0.5的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