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jtice.2021.01.019
构建高效的油水分离膜是严重含油污水处理的关键,而石墨烯被认为是油水分离膜的理想候选材料。在此,当氧化石墨烯存在时,首先对己内酰胺进行原位聚合,成功合成了聚酰胺-6-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物(PA6-rGO)。然后,采用静电纺丝和电喷雾工艺相结合制备了PA6-rGO纳米纤维膜。通过两步法在普通电纺纤维膜表面制备了具有微球/珠纤维结构的纳米纤维表层。研究了重力驱动下纳米纤维膜对乳液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稳定乳液的通量达到765.4 L m-2 h-1,截留率高达99.6%。预期可将其用于低压驱动膜分离系统中,以实现对严重含油污水的初步分离。
图1.rGO增强PA6复合材料的原位聚合示意图,以及通过电喷雾结合静电纺丝工艺构建PA6-rGO NFM的示意图。
图2.(a)分散在乙醇中的云母上的GO的AFM图像,(b)分散在乙醇中的云母上的PPG的AFM图像,(c)GO和PPG单层上的高度分布,(d)PPG片材的3D AFM图像。
图3.GO和PA6-rGO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表征:(a)GO,rGO,PPG-0.5的拉曼光谱,(b)GO,rGO,PPG-0.5的FT-IR光谱;(c)GO,rGO,PA6,PPG-0.5的XPS光谱,(d)GO,rGO,PA6,PPG-0.5的C1s XPS光谱。
图4.(a)PPG和GO的TGA光谱,(b)PA6、PG-0.1和PG-0.5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5.(a)PA6-rGO-0.5复合材料和(b)PPG-0.5的横截面SEM图像。
图6.(a)9%NFM,(b-e)1%@9%NFM,3%@9%NFM,5%@9%NFM,7%@9%NFM的表面SEM图像。
图7.(a)9%NFM,(b)3%@9%NFM,(c)5%@9%NFM,(d)7%@9%NFM的纤维直径分布。
图8.(a)1%@9%NFM,(b)3%@9%NFM,(c)5%@9%NFM的电喷雾微珠直径分布。
图9.(a)9%NFM,(b)3%@9%NFM,(c)5%@9%NFM,(d)7%@9%NFM的真彩色共聚焦显微镜图像。
图10.(a)不同NFMs的等温吸收和解吸曲线,以及(b)孔径分布。
图11.不同NFMs的动态水接触角。
图12.(a)5%@9%NFM的直观水下疏油性;(b)9%NFM,(c)3%@9%NFM,(d)5%@9%NFM,(e)7%@9%NFM的水下油接触角。
图13.5%@9%NFM对有机硅-Span-80截留的影响。
图14.(a)在分离硅SSE期间所制备的NFMs的渗透通量。(b)所制备的NFMs的截留率和FRR。(c)在硅SSE分离试验循环中,5%@9%NFM的渗透通量和截留率。(d)5%@9%NFM对不同SSEs的渗透通量和截留率。
图15.分离过程后,(a)9%NFM,(b)3%@9%NFM,(c)5%@9%NFM和(d)7%@9%NFM的表面形态。
图16.(a)PA6-rGO NFMs与代表性分离材料之间的通量和排油率比较。(b)NFM的SSE分离过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