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talanta.2021.122270
经证实,血清中过量的游离铜可诱发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测定血清中铜(II)离子(Cu2+)的含量对人体健康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研究者通过血清铜的发光“开-关”识别机制开发了一种即时检测(POCT)平台。以柠檬酸(CA)和六水硝酸铕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微米级铕配位聚合物粒子(Eu-CPs),并将其成功负载于2,6-吡啶二甲酸(DPA)和聚乙烯醇(PVA)的混合物中,以形成电纺纳米纤维膜(ENFFs)。当激发波长为280nm时,所制备的Eu-CPs/DPA/PVA ENFFs在618nm处显示红色发射,由于DPA与Eu3+的天线效应,量子产率为22.2%。此外,Cu2+可以通过与DPA配位来选择性地猝灭强发光,从而阻断天线效应。这样一来,就可以成功地在2-45μM的范围内检测到Cu2+,检测限为1.3μM,这与过量游离铜诱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测试要求十分吻合。最后,作为概念验证,将该POCT平台用于检测加标血清样品中的游离铜,回收率达到101.1%-105.2%,这表明该平台在临床试验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图1.Eu-CP/DPA/PVA ENFFs的高通量制备。
图2.Eu-CP的表征。(A)Eu-CPs的SEM成像(插图,粒度分布)。(B)Eu-CPs的XPS全扫描光谱。(C)Eu-CPs的FT-IR光谱。(D)Eu-CPs的TEM图像和EDS映射图像。
图3.Eu-CPs/DPA/PVA ENFFs的表征。(A)ENFFs的SEM成像。(B)在250nm-300nm的不同激发波长下ENFFs的FL发射光谱。(C)在280nm激发下Eu-CPs/DPA/PVA ENFFs、DPA/PVA ENFFs和Eu-CPs/PVA ENFFs的荧光光谱(插图,在254nm紫外灯下的照片)。(D)在280nm激发下,有无Cu2+情况下ENFFs的荧光光谱(插图,在254nm紫外灯下的照片)。
图4.DPA和Cu2+的相互作用研究。(A)在溶液状态下Eu-CPs、DPA、Cu2+、Eu-CPs/DPA、DPA/Cu2+和Eu-CPs/DPA/Cu2+的UV-Vis吸收光谱。(B)溶液状态下DPA、Cu2+和DPA/Cu2+的循环伏安曲线。绿色圆圈表示出现了一个新的峰。
图5.使用多模式微孔板读数器和紫外灯,在不存在和存在Cu2+的情况下,反应条件对Eu-CPs/DPA/PVA ENNFs荧光强度的影响。(A)DPA的纺丝浓度。Eu-CPs:0.6mg/mL,DPA:1、5、10、20、50mM;PVA:136mg/mL;静电纺丝时间:20分钟;BR缓冲液:0.2M,pH3.5;λex=280nm。(C)静电纺丝时间。Eu-CPs:0.6mg/mL,DPA:10mM;PVA:136mg/mL;静电纺丝时间:10、20、30、40、50分钟;BR缓冲液:0.2M,pH3.5;λex=280nm。(E)溶液的pH值。Eu-CPs:0.6mg/mL;DPA:10mM;PVA:136mg/mL;静电纺丝时间:20分钟;BR缓冲液:0.2M,pH1.8、3.5、5.62、7.4、9.38、11.38;λex=280nm。(B),(D)和(F)是在254nm紫外灯下的对应照片。
图6.Eu-CPs/DPA/PVA ENFFs对Cu2+检测的荧光响应和选择性。(A)ENFFs的荧光强度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变化。(B)在254nm紫外灯下,ENNFs的颜色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变化。(C)在40μM Cu2+或150μM其他离子和氨基酸存在下ENNFs的FL响应(插图,在254nm紫外灯下的照片)。Eu-CPs,0.6mg/mL;DPA,10mM;PVA,136mg/mL;静电纺丝时间:20分钟;0.2M BR缓冲液的pH值为3.5;λex=28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