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electacta.2021.138089
合理开发具有优异电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和低成本的氧电催化剂,对于大规模应用可持续能源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此,通过对电纺聚丙烯腈(PAN)/聚合离子液体(PIL)纳米纤维的直接热解首次合成了一种具有均匀多杂原子(N,F和S)掺杂和大比表面积(1450.7 m2 g-1)的新型自立式无金属碳基双功能电催化剂(NFS-CNF)。所制备的NFS-CNF具有优异的氧催化性能以及出色的耐久性,在碱性介质中表现出对氧还原反应(ORR)的正半波电位(0.91V)和对析氧反应(OER)的低过电位(10 mA cm-2时为380mV)。值得注意的是,优异的双功能ORR/OER活性(ΔE=0.70V)赋予了锌-空气电池出色的性能,峰值功率密度为127.5 mW cm-2,比容量高达826.4 mAh g-1(对应于约991 Wh kg-1的能量密度)),在10 mA cm-2下循环600次后具有稳定的循环能力,电压差增至0.1V。密度函数理论(DFT)计算证实了N,F,S三掺杂有助于改善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研究工作首先通过实验证明了PIL前驱体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的简单途径,其可在无金属纳米纤维双功能氧电催化剂中实现多种杂原子掺杂,并大大增强电化学活性和耐久性。此外,高效可充电锌-空气电池的实现表明,NFS-CNF片作为坚固的独立式空气正极有望用于各种可持续能源技术中。
图1.a)NFS-CNF的制备过程示意图。初纺b)PDADMAFSI-PAN-PMMA-0.5和c)NFS-CNF-0.5-1000纳米纤维的SEM图像。插图:PDADMAFSI-PAN-PMMA-0.5纳米纤维垫b)在1000℃下热解之前和c)之后的数码照片。d,e)NFS-CNFs-0.5-1000的HRTEM图像。e)中的插图为SAED图谱。f)NFS-CNF-0.5-1000的TEM图像以及相应的元素映射图像。
图2.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的CNF-1000和不同NFS-CNF-0.5样品的a)XRD图,b)拉曼光谱,c)氮气吸附/解吸等温线,d)孔径分布。
图3.NFS-CNF-0.5-1000中a)C1s,b)N1s,c)F1s和d)S2p的高分辨率XPS光谱。
图4.ORR电催化活性。a)置于旋转圆盘电极(1600rmp)上的CNF-1000、NFS-CNF-0.5-800、NFSCNF-0.5-900、NFS-CNF-0.5-1000、NFS-CNF-0.5-1100和基准Pt-C(20wt%)催化剂在O2饱和的0.1M KOH电解质中进行氧还原反应的LSV曲线。扫描速率为5mV/s。b)a中ORR活性的相应Tafel曲线。c)在不同转速下,NFS-CNF-0.5-1000在O2饱和的0.1M KOH中的LSV曲线(插图:K-L图)。d)不同样品在0.65V下进行O2还原的动力电流。e)不同样品进行ORR的RRDE测量(1600rmp)。f)由图e)计算出H2O2产率和电子转移数。
图5.OER电催化活性。a)置于旋转圆盘电极(1600rmp)上的CNF-1000、NFS-CNF-0.5-800、NFS-CNF-0.5-900、NFS-CNF-0.5-1000、NFS-CNF-0.5-1100和RuO2催化剂在O2饱和的0.1M KOH电解质中进行OER(无IR补偿)的LSV曲线。扫描速率为5mV/s。b)a)中OER活性的相应Tafel图。c)置于旋转圆盘电极(1600rpm)上的CNF-1000、NFS-CNF-0.5-800、NFS-CNF-0.5-900、NFSCNF-0.5-1000、NFS-CNF-0.5-1100以及基准Pt/C、RuO2催化剂在0.1M KOH中的LSV曲线,显示出对ORR和OER的电催化活性。扫描速率为5mV/s。d)对于所有催化剂,Ej=10和E1/2之间的电势差(△E)。
图6.a)使用独立式NFS-CNF-0.5-1000作为空气正极的可再充电锌空气电池的示意图。b)显示OCV的锌空气电池照片。c)NFS-CNF-0.5-1000和Pt/C+RuO2(1:1)的充放电极化曲线。d)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将锌空气电池的比容量标准化为锌的消耗质量。e)锌空气电池在10 mA cm-2下连续进行充放电循环。放电间隔和充电间隔均设定为3分钟。f)NFS-CNF-0.5-1000和Pt/C+RuO2(1:1)电池的放电曲线和相应的功率密度曲线。
图7.a)碳和b)N,F,S掺杂碳的单层结构示意图。黑色的球是C,深蓝色的球是N,荧光黄色的球是S,浅蓝色的球是F。c)碳和d)N,F,S掺杂碳的能带结构图。e)和f)分别为c)和d)的相应放大图。g)碳和h)N,F,S掺杂碳的态密度。
图8.a)羟基OH*、氧基O*和过氧基OOH*中间体的初始结构*,及其吸附在N,F,S掺杂单层碳上的结构。在碱性介质中,纯碳和N,F,S掺杂碳上的b)OER和c)ORR路径的标准自由能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