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07/s12274-023-5409-4
双功能氧还原反应(ORR)和析氧反应(OER)电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是可充电锌空气电池(ZABs)空气阴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研究者通过巧妙的定向铸造,成功制备了具有蜂窝状结构、N和S双重掺杂并负载有FeCo合金纳米颗粒(NSCA/FeCo)的碳气凝胶,作为可充电液流和二维柔性ZABs的阴极。双金属合金与具有特殊结构、大表面和高导电性的双掺杂碳之间的相互作用赋予了NSCA/FeCo有效的ORR/OER活性位点和较小的电荷/质量传输势垒,从而实现了优异的双功能催化性能。NSCA/FeCo的ORR半波电位为+0.85V(相对于可逆氢电极(RHE)),当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其OER过电位为335mV,这甚至可以与相关领域的贵金属催化剂的性能相媲美(Pt/C用于ORR,RuO2用于OER)。因此,用NSCA/FeCo组装的可充电液流ZABs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最大功率密度:132.0mW·cm-2,比容量:在10mA·cm-1时为804.5Wh·kg-1,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超过250次)。此外,柔性NSCA/FeCo基ZABs具有43.0mW·cm-2的最大功率密度,超过450次循环的出色充放电稳定性,并且在不同弯曲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柔性。总之,这项工作成功构建了一种高效的OER/ORR双功能电催化剂,并为可充电和可穿戴ZABs空气阴极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
图1.NSCA/FeCo的表征。(a)合成过程示意图,(b)和(c)不同分辨率(200和20nm)的TEM图像,(d)HRTEM图像,(e)TEM和相应的SAED(插图),以及(f)高角度环形暗场STEM(HAADF-STEM)图像和相应的元素分布图。
图2.(a)NSCA/FeCo和CA的XRD图谱。(b)NSCA/FeCo、CA/FeCo和CA的拉曼光谱,(c)N2吸附-解吸等温线,以及(d)相应的孔径分布。
图3.NSCA/FeCo的XPS光谱:(a)全光谱,(b)Fe2p,(c)Co2p,(d)C1s,(e)N1s,和(f)S2p。
图4.(a)Pt/C、CA、CA/FeCo和NSCA/FeCo的CV曲线(在Ar和O2饱和的0.1M KOH溶液中),(b)1600rpm下的ORR极化曲线,以及(c)相应的Tafel曲线。(d)Pt/C和NSCA/FeCo的RRDE测试。(e)NSCA/FeCo和(f)Pt/C在8000次CV循环前后的LSV极化曲线。
图5.(a)RuO2、CA、CA/FeCo和NSCA/FeCo在10mV·s-1的扫描速率下的OER LSV曲线(经IR校正),以及(b)相应的Tafel曲线。(c)CA、CA/FeCo和NSCA/FeCo的阻抗图。(d)NSCA/FeCo和(e)RuO2在8000次CV扫描循环前后的LSV曲线。(f)Pt/C+RuO2、CA、CA/FeCo和NSCA/FeCo在全ORR+OER电位范围内的LSV曲线。
图6.(a)液流可充电ZABs结构示意图。(b)Pt/C+RuO2和NSCA/FeCo的开路电压,(c)充电-放电极化曲线,(d)极化曲线和相应的功率密度曲线,(e)比容量曲线,(f)能量密度曲线,以及(g)在10mA·cm-2下的恒流放电-充电循环曲线。
图7.(a)柔性可充电ZABs的结构图。(b)柔性NSCA/FeCo和Pt/C+RuO2 ZABs的开路电压测试曲线,以及(c)极化曲线和相应的功率密度曲线。(d)两个串联的柔性NSCA/FeCo ZABs点亮LED(3.0V)的光学照片。(e)Pt/C+RuO2和NSCA/FeCo在1mA·cm-2时的放电-充电循环曲线。(f)不同弯曲角度下的放电-充电循环曲线(插图:180°、120°、90°和0°弯曲角度下的开路电压及其光学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