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016/j.jallcom.2023.169470
高性能正极的开发对于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至关重要。其中,形态调控是提高SOFC正极电催化活性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纳米颗粒相比,纳米纤维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的优点,对氧还原反应(ORR)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然而,传统高温烧结的电池制造方法会破坏纤维结构并导致团聚。在此,本研究采用无烧结方法,通过极化操作将La0.6Ca0.4Fe0.8Ni0.2O3-δ(LCaFN)纳米纤维原位自组装到YSZ电解质表面上,与先前的工作相比,其性能突出。极化21小时后,电池在700℃时的峰值功率密度从0.36W/cm2增加至0.60W/cm2,750℃时的最高峰值功率密度可达0.91W/cm2。同时,电池显示出良好的长期耐久性,在0.7V和650℃下持续90h,电流密度约为0.35A/cm2。这项工作表明,纤维正极和原位自组装技术的结合是构建高性能SOFCs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
图1.(a)LCaFN纳米纤维的XRD细化,(b)烧结前前体的SEM图像,(c)在700℃下烧结3小时后纤维的SEM图像;(d)选定区域的放大图像,以及(e)LCaFN纤维的HAADF-STEM模式元素映射。
图2.不同极化度期间/之后的电化学测量。(a)极化的恒电流测试,(b)OCV下的EIS光谱,(c)I-V-P极化曲线,(d)(b)中EIS光谱的DRT分析。
图3.在600至750℃下极化21小时后的电化学测量。(a)OCV下的EIS光谱,(b)I-V-P极化曲线,(c)长期耐久性试验。
图4.(a)长期试验之前和(b)之后的全电池的SEM截面图像。(c)每层的细节放大,(d)放大的纤维正极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