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和气候变化,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现有的淡水资源显然不足,水安全现在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海水淡化技术是获取淡水的有效解决方案,具有良好光热性能的蒸发器是必不可少的,但间歇性的阳光照射容易受到气候的影响,这将严重限制海水淡化的效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多响应蒸发器,以保证任意切换非接触刺激全天候连续脱盐。
近日,青岛大学范婷婷副教授&龙云泽教授团队在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Nanofiber aerogel with layered array with structure coupled photothermal/magnetothermal effect for continuous seawater desalination”。研究者通过喷纺工艺制备出具有独特仿生阵列结构的光/磁热纤维气凝胶用于全天高效水蒸发。该论文第一作者为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于子辰,青岛大学范婷婷副教授和龙云泽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1:Fe3O4/SnSe/PDA/PEI@SPA的制备和形貌结构。
太阳能蒸发容易受到间歇性太阳照射和表面盐结晶沉积的影响,严重限制了蒸发效率。本工作以香蕉叶的蒸腾作用、凹槽阵列结构和防污性能为灵感,采用吹纺技术制备了一种具有多层阵列结构的多功能光热/磁热耦合三维气凝胶蒸发器,并可实现量产。独特的超亲水性垂直阵列结构具有多尺度高效输水通道,SnSe-Fe3O4蒸发层实现超疏水自清洁和优异的光热、磁热转换性能,可实现全天候海水淡化。同事垂直阵列结构有利于光的反射和折射,促进海水对流与盐晶体的吸收耦合,大大提高蒸发器的光热转换效率和耐盐性。
从宏观上看,喷纺制备的聚丙烯腈/Al2O3海绵(SPA)具有超轻的特性(图1a),其中一片0.04 mg cm-3的气凝胶可以支撑在花瓣上而不会产生任何变形。从微观上看,制备的SPA具有层状排列结构(图1b-c),对比SPA、盐酸多巴胺/聚乙烯亚胺修饰的SPA(PDA/PEI@SPA)和Fe3O4/SnSe/PDA/PEI@SPA在低倍和高倍放大下的扫描电镜SEM图像(图1d-f)可以看出,SPA表面光滑,而PDA/PEI@SPA和Fe3O4/SnSe/PDA/PEI@SPA的粗糙度明显提高,具有很好的抗结块盐效果。
图2:Fe3O4/SnSe/PDA/PEI@SPA光热蒸发性能。
如图2g所示,成功制备的Fe3O4/SnSe/PDA/PEI@SPA纤维气凝胶可促进快速的水输送,并以强大的毛细管力向上泵送,以支持通过垂直排列的亲水性基质通道供水,表面蒸发层具有优异的光/磁热转换性能。同时,独特的分层阵列结构可以进行多次折射反射,以实现优异的光热/磁热转换性能,这有助于高效的全天候光热/磁热能海水淡化。在1个太阳下实现了2.53 kg m-2 h-1的蒸发率,这得益于快速的水传输、高效的光捕获和精确的润湿性设置,如图2e所示。该纤维气凝胶还显示出优异的耐久性和良好的可回收性。经过10个周期的循环光照后,水的蒸发速率基本保持稳定(图2h)。
图3:Fe3O4/SnSe/PDA/PEI@SPA磁热蒸发性能。
Fe3O4/SnSe/PDA/PEI@SPA纤维气凝胶磁响应非常快,温度在1分钟内迅速升高,可在2分钟内达到稳态205.5°C(图3f)。在6次循环后气凝胶表面温度保持稳定,依旧保持快速响应的能力,证明其具有稳固的磁热转换效率。此外,还测试了水蒸发的循环性能(图3h)。此外,蒸发器产生的废热可用于温差发电。在1个标准太阳光照时可以产生79.8 mV的电压,在f=154 kH,H=18.75 kA m-1的交流磁场下产生的电压可以点亮LED灯(图4g)。
图4:Fe3O4/SnSe/PDA/PEI@SPA水蒸发性能。
总之,通过简单的喷纺技术,使大规模生产的高性能纤维气凝胶蒸发器成为可能,成功开发了一种非接触式刺激响应蒸发器,该蒸发器具有分层阵列结构,用于连续高效的海水淡化,这为实际大规模太阳能海水淡化和水净化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5969
人物简介:
范婷婷,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青年托举人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青岛市自然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等6项。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no Energy、Small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一区论文21篇,IF>10论文19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JMCA正封面论文1篇,被引1800余次,H指数22,申请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2项。获2022年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论文奖,第十三届京津翼膜论坛优秀论文奖,入选2021年江苏省双创人才,“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担任Nano Letter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杂志的审稿人,兼任《现代纺织技术》期刊学术编辑。
龙云泽,青岛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先进纳米纤维创新研究院院长,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PI,山东省中法纳米纤维和光电器件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高等学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静电纺丝功能微纳米纤维)主任,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杰青,国际先进材料学会会士。长期从事静电纺丝功能纳米纤维的制备以及在伤口敷料、能源催化材料、过滤分离、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在Chem Soc Rev, Prog Polym Sci, Prog Mater Sci, Nature Mater, Nature Commun, Adv Mater, Angew Chem,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Nano Energy等发表论文450多篇(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以及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参编英文专著13本;授权国内专利130余项,国外专利6项,转让/许可专利15项。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国防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中国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