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北京林业大学张世锋教授:具有高吸附-光催化协同降解甲醛性能的纤维素基材料
2025/4/2 16:55:10 admin

甲醛作为室内常见的污染物,受到人们的严重关切。目前,甲醛治理技术体系存在双重困境:其一,传统吸附材料易吸附饱和;其二,光催化材料易失活、效率低、回收率不足。基于此,开发多维度协同甲醛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张世锋教授团队在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Innovative Ag-AgCl@TiO2@cellulose nanofiber porous composites with Z-scheme heterojunction for enhanced adsorption and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formaldehyde”。研究者通过物理/化学双交联、光还原和冷冻干燥技术,创新性地构建Ag-AgCl/TiO2/CNF三元Z型异质结体系,实现了卓越的吸附-光催化协同降解甲醛性能。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最高可达99.54%,且在5次循环使用后仍保持99.07%的高降解效率,与同类材料相比,在降解速率、最大降解效率和循环利用性能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图1:Ag-AgCl@TiO2@纤维素纳米纤维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流程图。

 

 

图2:光照下的甲醛降解性能。


AAT15C表现出极高的甲醛去除率,较AT15C提高了2.84%,并在低甲醛浓度下实现了再降解。在降解时间为50、100和150分钟时,AAT15C的降解速率分别比AT15C快58.03%、8.53%和4.83%。


 

图3:多孔复合材料对甲醛的光催化降解机制。

 

在光催化过程中,吸附的甲醛分子不断分解破坏了吸附平衡,促使甲醛分子从高浓度区域迅速迁移到多孔复合材料表面的低浓度区域。Ag-AgCl@TiO2@CNF多孔复合材料的强吸附能力显著加速了甲醛分子的积累,从而增强了光催化性能,并通过吸附和光催化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甲醛的降解。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rbpol.2025.123505

 

人物简介:

张世锋,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绿色家居产业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林学会木材科学分会理事。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