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首页 > 综合资讯 > 学术快讯 > 详情
济南大学杨树华:静电纺丝碳基材料用于传统和混合超级电容器:进展与展望
2025/9/18 17:03:56 admin

电容型储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工作温度范围宽、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相对较差的能量密度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大规模应用。电纺碳基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可调孔结构、高导电性、良好的柔韧性、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候选电极材料。

 

1.png 

 

近日,济南大学杨树华老师团队在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上,发表了最新综述“Electrospun Carbon-Based Materials for Conventional and Hybrid Supercapacitors: Progress and Prospects”。 这篇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静电纺丝碳基材料用于传统超级电容器和混合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图1),然后综述了用于传统超级电容器和混合超级电容器的各种静电纺丝碳基材料的研究进展(图2)。最后,对静电纺丝技术和静电纺丝碳基材料在传统超级电容器和混合超级电容器中的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image (1).png

图1:典型的静电纺丝装置。

 

     

image (2).png

图2:用于传规和混合超级电容器的电纺碳基材料。


最后,提出了电纺碳基超级电容器材料未来可能发展的四大方向:开发新型纺丝配方拓展前驱体范围并减少预处理,采用绿色溶剂解决环境问题,创新设备设计实现规模化生产;优化电极多级孔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以匹配反应动力学;通过跨材料整合构建兼具导电性、赝电容性和结构优势的多维杂化体系;结合原位表征与机器学习优化工艺,并建立纤维电极标准化测试标准,推动实验室成果向实用化转化。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eem2.70130

 

人物简介:

杨树华,男,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20-2021年赴南洋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合成,以及其在超级电容器和电池中的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企业项目多项。近年来,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Energy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50余篇SCI论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专利15项。


网友评论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发言
回复
查看更多回复
热门排行
1
近日,研究者用取向和随机排列的聚己内酯(PCL)或聚l乳酸(PLLA)纤维制成了电纺丝神经导管。引导桥接了一个10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在选定的组中添加了一个来自自体间质血管分数(SVF)的细胞移植。
2
南渡北归育人杰,青春百年再出发。2019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百年来,无数人与南开相遇,或在这里经历成长,或在这里奉献韶华,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个南开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