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upload/image/20191119/20191119135720_微信图片_20191119134841.jpg X

纳米能源所潘曹峰团队:一种透明可拉伸自驱动触觉传感器

纳米能源所潘曹峰团队:一种透明可拉伸自驱动触觉传感器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潘曹峰研究团队,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原理,研发制备了一种透明可拉伸触觉传感器(Triboelectric Tactile Sensor, TETS)。

2018-07-12 09:57:54
  • 1180
  • 0
  • 0
通过静电纺丝使纳米粒子与纳米纤维结合方式探讨

通过静电纺丝使纳米粒子与纳米纤维结合方式探讨

虽然纳米纤维与纳米粒子相比具有较小的表面积,但能够作为支架来支持它们并防止其聚集。纳米纤维和纳米粒子的结合可以使纳米粒子的有效功能输出最大化。

2018-07-12 09:11:16
  • 1129
  • 0
  • 0
上海硅酸盐所:载药硅酸铜微球与静电纺纤维复合支架治疗黑色素瘤

上海硅酸盐所:载药硅酸铜微球与静电纺纤维复合支架治疗黑色素瘤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吴成铁、常江带领的研究团队制备出载药硅酸铜空心微球与静电纺纤维智能复合支架,该支架既能加速皮肤创伤愈合,又能光热结合化疗治疗黑色素瘤。并与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易正芳团队合作,在动物体内证实了该支架具有黑色素瘤治疗与修复创面的双重效果。

2018-07-11 10:13:45
  • 1368
  • 0
  • 0
综述:影响碳纳米管增强纳米纤维的因素分析

综述:影响碳纳米管增强纳米纤维的因素分析

有几个因素影响碳纳米管在纳米纤维中的机械增强效应。这些因素包括分散、碳纳米管与其基质之间的界面粘附和碳纳米管的纵横比。

2018-07-11 09:35:53
  • 1223
  • 0
  • 0
宁波材料所:PVDF油水分离膜材料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宁波材料所:PVDF油水分离膜材料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富团队(先进功能膜)在高性能聚偏氟乙烯(PVDF)油水分离膜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

2018-07-11 09:35:22
  • 1157
  • 0
  • 0
纳米纤维制透明电极指纹传感器问世

纳米纤维制透明电极指纹传感器问世

指纹传感器是电子设备实现指纹自动采集的关键器件。其需要在一颗不足0.5平方厘米的晶片表面集成10000个以上的半导体传感单元,因此尽管指纹采集现在已很常见,但指纹传感器的制造仍属于一项综合性强、技术复杂度高、制造工艺难的高新技术。

2018-07-10 12:52:17
  • 828
  • 0
  • 0
非晶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热输运的尺寸效应研究

非晶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热输运的尺寸效应研究

高分子聚合物因其具有质轻、柔韧性好以及化学稳定性优异等物理性质被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然而高分子聚合物一直被认为是热绝缘体的典型代表,其在室温下的热导率仅有0.1-0.3 Wm-1K-1,这使得高分子聚合物在热输运与热调控领域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近年来,大量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聚合物以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有望作为热界面材料进而改善高密度集成芯片的散热问题。因此,开发和研究高热导率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对于热界面材料的改进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018-07-10 12:04:16
  • 1010
  • 0
  • 0
进展:电纺纳米纤维制备无机复合材料

进展:电纺纳米纤维制备无机复合材料

许多无机材料表现出有趣的功能特性,如光催化和压电性。为了进一步改善其性能,可以添加辅助材料以形成无机复合材料。具有纳米纤维而不是自由纳米颗粒形式的材料具有防止聚集和具有高表面积的优点。

2018-07-10 09:23:29
  • 1069
  • 0
  • 0
商丘师范学院魏伟博士:Ge量子点与纳米碳纤维复合能抑制负极体积膨胀

商丘师范学院魏伟博士:Ge量子点与纳米碳纤维复合能抑制负极体积膨胀

河南商丘师范学院的魏伟博士通过将Ge量子点与纳米碳纤维复合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Ge负极体积膨胀大的问题,实现了1204mAh/g可逆容量(电流密度200mA/g),循环100次容量保持率可达87.1%,目前该成果已经发表在了《Nanoscale》杂志上。

2018-07-09 14:55:32
  • 1165
  • 0
  • 0
北京林业大学王辉教授ACS Catalysis:制备高效率光电解水的光阳极

北京林业大学王辉教授ACS Catalysis:制备高效率光电解水的光阳极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王辉教授课题组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能源研究所Teresa Andreu高级研究员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钨掺杂对钒酸铋光阳极水解制氢表面态的影响研究:电子捕获过程的调控》(Role of tungsten doping on the surface states in BiVO4 photoanodes for water oxidation: tuning the electron trapping process)在SCI Top期刊《ACS Catalysis》(影响因子:10.614,化学一区)上发表。

2018-07-06 15:45:28
  • 1724
  • 0
  • 0

热门资讯

1 纳米纤维产业技术目标市场分布分析

可以预见,在纳米纤维产业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创新的不断累积,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企业在实施纳米纤维产业技术时可能存在的专利壁垒也会越多,国内企业对于最新的技术创新也应当通过国外专利保护,支撑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

2 2019 静电纺丝ESI热点论文盘点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是一个深度分析工具,通过分析Web of Science(SCI/SSCI)收录的11000多种期刊的文献及其参考文献,提供各学科的科学家、机构、国家和期刊的排名数据。

3 优秀!东华大学丁彬研究员入选国家杰青!

近日,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名单正式公布,共296名申请人获得资助。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丁彬研究员入选,项目名称为《高分子纳米纤维材料》。

4 《Science》子刊:聚乙烯纳米纤维实现导热-绝热任意切换!

实验人员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解在萘烷中制得PE凝胶,再通过两步拉伸PE凝胶来制备PE纤维。

5 注入水相分散的杂化纳米纤维以增强异性水凝胶的机械及电学性能

本文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由亲水性和光交联的生物高聚物和导电聚合物(即PEDOT:PSS)组成的纳米纤维,将其切割成微米长,然后进行化学交联,以制备可分散的杂化纳米纤维(dhNF),作为开发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异质增强元件。

6 北航吴俊涛&中国地质大学刘金刚:优异热稳定性电纺聚酰亚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纤维膜用于高效捕获PM2.5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尤其是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PM2.5由于其体积小,很容易通过呼吸道,甚至渗透到血管中,因此,人类长期暴露在PM2.5污染下会增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7 聚合物模板合成柔性钛酸钡纳米纤维

据报道,通过溶胶-凝胶静电纺丝法,然后进行简单的煅烧,可以制备出超柔性晶体BaTiO3纳米纤维(NF)薄膜。

8 丁彬教授课题组2018年重要成果锦集

丁彬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功能型纳米纤维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化学及生物传感器;自清洁材料;锂电池隔膜;催化剂;气体及液体过滤材料;防护服;油水分离材料;生物医用材料 的研究。

9 蜂窝状纳米纤维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近日,美国乔治亚理学院夏幼南教授课题组通过电纺PCL成功制备了可生物降解的多管状蜂窝结构的电纺纳米纤维导管。

10 华中科技大学李会巧&翟天佑:GeP5纳米颗粒包覆于纳米纤维以提高其热/电化学稳定性

该研究通过静电纺丝将GeP5纳米颗粒嵌入到碳纳米纤维,成功地获得了均匀的碳包覆GeP5纳米纤维(GeP5@C-NF)。

11 吉林大学王策和卢晓峰教授:高能量密度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近日,吉林大学王策和卢晓峰教授(共同通讯作者)课题组制备了Ni-MOF纳米薄片覆盖PPAN纳米纤维(PPNF@MOF)作为高效超级电容器电极。Ni-MOF纳米片和多孔结构所提供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使超级电容器表现出较高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