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910-119
/upload/image/20191119/20191119135720_微信图片_20191119134841.jpg X

南方医科大学吴耀彬&王玲&黄文华:3D打印与静电纺丝融合,创新模块化构建多功能骨骼肌芯片

南方医科大学吴耀彬&王玲&黄文华:3D打印与静电纺丝融合,创新模块化构建多功能骨骼肌芯片

骨骼肌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据了人体总重量的40%。其独特的魅力不仅源于高度有序的微观结构,更体现在其宏观的3D结构特征上。

2024-06-21 15:25:27
  • 439
  • 0
  • 0
南京林业大学付宇教授&蔡晨阳副教授:柔性纤维素辐射制冷-发电一体化织物

南京林业大学付宇教授&蔡晨阳副教授:柔性纤维素辐射制冷-发电一体化织物

将被动辐射冷却技术与温差发电技术结合并融入到可穿戴织物中对于发展新一代能源器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4-06-20 13:42:59
  • 441
  • 0
  • 0
中国矿业大学/安科院/扬州大学JHM:仿生梯度结构聚乳酸纳米纤维实现高效主动捕集PM0.3和实时呼吸监测功能

中国矿业大学/安科院/扬州大学JHM:仿生梯度结构聚乳酸纳米纤维实现高效主动捕集PM0.3和实时呼吸监测功能

作为全球性焦点问题,大气颗粒物(PM)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日益加剧。

2024-06-18 15:31:03
  • 462
  • 0
  • 0
浙江大学张辉教授:热交联电纺蛋白纤维气凝胶模板化油凝胶

浙江大学张辉教授:热交联电纺蛋白纤维气凝胶模板化油凝胶

油凝胶化被认为是一种制备健康固体脂肪替代物的有效策略。

2024-06-17 14:54:09
  • 294
  • 0
  • 0
西南大学乔琰&鲁志松CEJ:基于静电纺丝包芯纱的长效大容量汗液激发电池

西南大学乔琰&鲁志松CEJ:基于静电纺丝包芯纱的长效大容量汗液激发电池

在智能穿戴设备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为其提供稳定、持久且安全的能源成为了科研人员面临的一大挑战。

2024-06-12 15:39:51
  • 447
  • 0
  • 0
上海理工大学余灯广/上海长征医院卢旭华/香港明爱专上学院Sim-Wan Annie Bligh合作成果:纳米纤维膜用于损伤肌腱抗粘连研究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余灯广/上海长征医院卢旭华/香港明爱专上学院Sim-Wan Annie Bligh合作成果:纳米纤维膜用于损伤肌腱抗粘连研究应用

临床上,肌腱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大多不可避免地出现损伤部位的组织粘连情况。

2024-06-11 14:31:14
  • 345
  • 0
  • 0
四川大学石碧院士团队蒋智成:植物单宁掺杂的纳米纤维催化剂用于木质素衍生醛加氢

四川大学石碧院士团队蒋智成:植物单宁掺杂的纳米纤维催化剂用于木质素衍生醛加氢

木质素是可再生生物质的主要成分之一,通过降解可以得到重要平台化合物香草醛。

2024-06-06 14:15:25
  • 542
  • 0
  • 0
湖南大学黄瑾辉教授团队:静电纺丝生物混合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原理、应用及前景

湖南大学黄瑾辉教授团队:静电纺丝生物混合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原理、应用及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和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静电纺丝制备高性能纳米纤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024-06-04 14:27:57
  • 409
  • 0
  • 0
信州大学朱春红教授:基于二氧化钒的温度适应性超热管理芯鞘聚氨酯纳米纤维纱的简便连续生产方法,迈向商业化

信州大学朱春红教授:基于二氧化钒的温度适应性超热管理芯鞘聚氨酯纳米纤维纱的简便连续生产方法,迈向商业化

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对先进材料产生了迫切的需求,先进材料在智能产品制造中的利用正在成为工程重点。

2024-06-03 14:14:31
  • 668
  • 0
  • 0
西安理工大学任鹏刚教授团队:高强度、抗疲劳、纤维素纳米纤维增强聚乙烯醇基离子导电水凝胶,用于柔性应变/压力传感器和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西安理工大学任鹏刚教授团队:高强度、抗疲劳、纤维素纳米纤维增强聚乙烯醇基离子导电水凝胶,用于柔性应变/压力传感器和摩擦电纳米发电机

离子导电水凝胶 (ICHs) 作为一种新型的柔性电子材料,因其可调节的机械柔性,在可穿戴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05-27 14:29:24
  • 975
  • 0
  • 0

热门资讯

1 纳米纤维产业技术目标市场分布分析

可以预见,在纳米纤维产业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创新的不断累积,未来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企业在实施纳米纤维产业技术时可能存在的专利壁垒也会越多,国内企业对于最新的技术创新也应当通过国外专利保护,支撑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

2 2019 静电纺丝ESI热点论文盘点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是一个深度分析工具,通过分析Web of Science(SCI/SSCI)收录的11000多种期刊的文献及其参考文献,提供各学科的科学家、机构、国家和期刊的排名数据。

3 优秀!东华大学丁彬研究员入选国家杰青!

近日,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名单正式公布,共296名申请人获得资助。东华大学纺织科技创新中心丁彬研究员入选,项目名称为《高分子纳米纤维材料》。

4 《Science》子刊:聚乙烯纳米纤维实现导热-绝热任意切换!

实验人员使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溶解在萘烷中制得PE凝胶,再通过两步拉伸PE凝胶来制备PE纤维。

5 注入水相分散的杂化纳米纤维以增强异性水凝胶的机械及电学性能

本文首先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由亲水性和光交联的生物高聚物和导电聚合物(即PEDOT:PSS)组成的纳米纤维,将其切割成微米长,然后进行化学交联,以制备可分散的杂化纳米纤维(dhNF),作为开发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异质增强元件。

6 北航吴俊涛&中国地质大学刘金刚:优异热稳定性电纺聚酰亚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纤维膜用于高效捕获PM2.5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尤其是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PM2.5由于其体积小,很容易通过呼吸道,甚至渗透到血管中,因此,人类长期暴露在PM2.5污染下会增加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7 聚合物模板合成柔性钛酸钡纳米纤维

据报道,通过溶胶-凝胶静电纺丝法,然后进行简单的煅烧,可以制备出超柔性晶体BaTiO3纳米纤维(NF)薄膜。

8 丁彬教授课题组2018年重要成果锦集

丁彬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功能型纳米纤维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化学及生物传感器;自清洁材料;锂电池隔膜;催化剂;气体及液体过滤材料;防护服;油水分离材料;生物医用材料 的研究。

9 蜂窝状纳米纤维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

近日,美国乔治亚理学院夏幼南教授课题组通过电纺PCL成功制备了可生物降解的多管状蜂窝结构的电纺纳米纤维导管。

10 华中科技大学李会巧&翟天佑:GeP5纳米颗粒包覆于纳米纤维以提高其热/电化学稳定性

该研究通过静电纺丝将GeP5纳米颗粒嵌入到碳纳米纤维,成功地获得了均匀的碳包覆GeP5纳米纤维(GeP5@C-NF)。

11 吉林大学王策和卢晓峰教授:高能量密度非对称型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

近日,吉林大学王策和卢晓峰教授(共同通讯作者)课题组制备了Ni-MOF纳米薄片覆盖PPAN纳米纤维(PPNF@MOF)作为高效超级电容器电极。Ni-MOF纳米片和多孔结构所提供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使超级电容器表现出较高的比电容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